中国特色的制粉工艺

1、中国特色的制粉工艺:

        近年来,国内的制粉师们根据中国小麦的特点,在研究国内外制粉工艺和中国小麦原料的基础上,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制粉工艺。

        国人普遍认为:自中国解放以来,中国制粉就是单成体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a、中国在解放前基本没有自己的制粉工艺,主要是英美工艺;单位接长(mm/100kg.d)20以上;

        b、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,由于我国粮食紧缺,实行持粮票购买;“标准粉”出粉率85%,以灰分和粉色为主要指标。我国制粉工作者创立通称“前路出粉法”,,工艺为四皮三心甚至有三皮二心。此时单位接长4mm/100kg.d左右。

        c、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我国粮食的自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并由一皮大量出粉演变为前路均衡出粉法,生产上白粉(特制二等粉)或与标准粉联产。工艺一般为四皮四心一渣,此时单位接长提高到5mm/100kg.d左右

        d、八五年以后,以北京中美示范面粉厂的投产为标志,中国制粉业掀起了学习、引进、模仿欧洲工艺的热潮。到九十年代中期,人民的口粮也逐步以特一粉为主。此时单位接长12mm/100kg.d左右。

    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刹克龙提粉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,为私营业主低门槛进军面粉业打下了基础,掘到了第一桶金。没有平筛,不需楼房,甚至不到十万元建成的面粉厂,正是许多面粉业亿万富翁的立身之地。

        e、九0年后,中国面粉业和其他行业一样,可以说发生深刻变革,三百来套引进生产线投产,外资进入面粉业,民营面粉厂已成气候,“国营”成效率低下,人浮于事。引进设备生产线的厂家发生分化:巨额投资+国营体制=倒闭;民营企业呢,产品需要更新换代,买不起进口生产线,只有一条路:“中国特色”,消化吸收设备、仿布勒工艺、高效率的气力输送,低成本的电控。创出了中国特色的制粉生产线,不过,这时候的工艺还是以仿布勒为主。

        f、到2000以后,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面粉的质量需求进一步提高,前期引进生产线也好,仿生产线也好,普遍存在优等粉出率低,单产低,动力消耗大等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到目前,中国制粉工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分化:以民用面粉为主的工艺,通过高效撞击机(有称撞击磨)增强前路心磨出粉,节约磨粉机,单位接长降低到10mm/100kg.d;而生产高等级面粉的单位接长提高到14-15mm/100kg.d。平筛筛理面积因适应精细分级及高等级面粉需求而都扩大,清粉机由四清到十清不等。

2、剥皮制粉:剥皮制粉由于剥皮机动耗高,湿麦皮处理困难,面粉灰分高等原因,小规模做坊试用,150吨/24h以上规模工厂尽量不用。

3、制粉工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
(二)小麦清理工艺

1、干、湿清理:过去二十年,洗麦机基本从城市消失转移到农村面粉厂;

2、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化收割的普及,土场打粮已成为历史,去石工艺可以由2-3道减为1-2道。

3、为降低入磨麦灰分,加强风选、打麦、擦麦甚至用剥皮清理。

4、有条件的可以选用色选机。

5、硬麦加工要考虑24h+12h的润麦时间的仓容

6、混合麦或硬麦考虑三次着水,两次润麦。

7、初清或第一道筛要重视收割机带来的麦杆、“麦鱼子”及麦穗回收。

(三)配粉与后处理

        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,二十年赶美超日(达到他们现在的水平),新上工厂必须考虑配粉与后处理。推荐:

1、三条总粉绞龙的基础上,考虑第四条,用于特好的粉或副号粉(标副)。

2、粉仓不少于20个,粉仓大小可不统一。其中配粉仓不少于五个。

3、粉仓分配“中间大,两头小,两两交叉”原则。

4、配粉能力高于加工能力三分之一。

5、要考虑谷盶粉、淀粉添加的中批量仓。

6、出仓面粉要过筛处理。

7、出仓绞龙可考虑无级变速的粗配,减轻配粉压力。

8、有条件一定要考虑面粉散装散运问题。

新闻动态

电话:0394-5105888
客服:0394-5109666
网址:xrmf.com.cn

地址:沈丘沙北产业集聚区

联系我们

雪荣动态